报读条件
·专升本:需年满20周岁,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证书;
·高起专:需年满18周岁,具有普通高中、中专或师范、技校、职高毕业证书等中等学历教育毕业证书。
课程设置
本专业仅开设师范方向专业。
(一)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3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0学分。
1、统设必修课: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英语Ⅱ(1)(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2、选修课:学位论文指南、学位外语(汉本)。
(二)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4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6学分。
1、统设必修课:
现代汉语专题、古代汉语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2、选修课:言语交际、中国文化概观、西方文化概观。
(三)专业课
该模块中央电考试最低学分为22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40学分。
1、统设必修课: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外国文学专题、教育学、心理学。
2、选修课:班级管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语言学概论(本)、教育心理学、中学语文教育研究。
毕业要求
学校按二年学习安排教学计划(专科护理学专业三年),两年半毕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并在教育部唯一指定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信信息网——(www.chsi.com.cn)学历电子注册。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可颁发学士学位。
本专业仅开设师范方向专业。
(一)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3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0学分。
1、统设必修课: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英语Ⅱ(1)(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2、选修课:学位论文指南、学位外语(汉本)。
(二)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4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6学分。
1、统设必修课:
现代汉语专题、古代汉语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2、选修课:言语交际、中国文化概观、西方文化概观。
(三)专业课
该模块中央电考试最低学分为22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40学分。
1、统设必修课: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外国文学专题、教育学、心理学。
2、选修课:班级管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语言学概论(本)、教育心理学、中学语文教育研究。
(四)通识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4学分。
中央电大设置统一的通识课程平台,该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为2学分,所有开放教育专业适用此平台的课程;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电大毕业证书的学生,若再次注册学习电大相关专业,原修专业已注册过的通识课程,在新修专业中不得再次注册学习(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此类课程将不能实现注册)和申请办理课程免修免考,此模块毕业最低学分通过修读本模块的其他通识课程获得。
(五)专业拓展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9学分。
选修课:少年儿童文学、讲演与口才、普通话水平测试、秘书资格证书专题等。
(六)实践课
实践课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统设必修,共8学分,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
(七)补修课
补修课是对于在注册试点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习中,部分不具备相同专业专科学历的学生的必修课程,由省级电大组织考试,并计入毕业总学分。
本专业及各方向需补修的课程是: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基础、外国文学基础,共12学分。
(八)统设必修课参加中央电大统一考试,选修课参加中央电大或省级电大考试。
(九)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十)相似课程不宜兼修,如兼修,只计其中一门课程的学分。
(十一)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中央电大据此提供各学期课程教学支持服务。
(一)公共基础课模块
1.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略,详见金融本科)
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略,详见金融本科)
3.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略,详见金融本科)
(二)专业基础课模块
1.现代汉语专题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研究兴趣,加深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修养更上一层楼。
本课程教学内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语文文字法》解读、语音、语汇、语法、文字、网络语言六个专题组成。与专科阶段的现代汉语课程和本科阶段的语文学概论课程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古代汉语专题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汉字形体学基本知识,认识汉字的形体特点,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辨析汉字形体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汉字学以及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汉字形体特点、构造和演变的基础知识。
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已有中国当代文学的基础上,通过研读有代表性的当代作家作品以及重要文学现象,进一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成果,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作家特色与文学现象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2.王蒙与反思革命的文学; 3.“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4.“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5.池莉、刘震云与新写实小说;6.王安忆、铁凝与女性写作;7.莫言与新时期乡土小说;8.余华与先锋小说;9.当代散文的多样化;10.金庸与武侠小说;11.白先勇与台湾小说;12.余光中与台湾诗歌。
4.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已有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上,通过研读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作品以及重要文学现象,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成果,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作家特然与文学现象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0个文学大师的重要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1.五四小说;2.五四新诗;3.二三十年代的散文;4.现代话剧;5.三十年代小说的三大流派;6.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7.现代女作家的小说;8.通俗文学;9.三十四年代的诗歌;10.解放区文学。
5.言语交际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注重学生语言素养和言语交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词语的修辞技巧、句字的运用艺术、修辞格分析、言语艺术、语体风格探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
6.中国文化概观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貌,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的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中国的历史地理、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宗教民俗、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
7.西方文化概观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欧美主要国家的文化常识,包括地理位置,发展简史、主要节日、风俗习惯、主要宗教、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文学常识等。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三)专业课模块
1.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散文研究。
2.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古代小说研究、古代戏曲研究。
3.外国文学专题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20世纪欧美文学史和这一时期重点作家作品。内容包括现实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各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流派的特征、代表作家作品介绍;重点作家作品按专节讲授,包括萧伯纳、托马斯·曼、布莱希特、海明威、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卡夫卡、奥尼尔、艾略特、乔伊斯、吴尔夫、福克纳、萨特、加缪、贝克特、罗伯一格里叶、海勒、布尔加科夫、加西亚·马尔克斯。
4.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掌握新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理论课程。主要就语文教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分专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介绍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成果。内容包括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语文教学设计、阅读与阅读教学、作文与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知识教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语文与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知识教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本课程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重视语文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研究性和实践性。
(四)补修课模块
1.汉语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的课程特点:按照古代汉语基础、现代汉语基础顺序开设,这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在课时分配上大体平衡。本课程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既考虑到电大专科阶段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其常识性的知识点;又考虑到补修课程时间短、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因此突出常识性内容。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作为补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汉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对古今汉语的概貌有个基本的认识,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部分,现代汉语汉语部分包括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词类、短语、现代汉语句子;古代汉语部分包括工具书、汉字、古代汉语词汇、古代汉语词类、古代汉语句子成分、古代汉语的标点和翻译。
2.中国文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的课程特点: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教学顺序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整体上又考虑到几方面内容的平衡,既有重点作家的介绍,义有文学史常识的介绍。
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既考虑到电大专科阶段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其常识性的文学史知识点;又考虑到补修课程时间短、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文学常识的学习,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识,并对各段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建立起一种文学的整体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包括五四时期的文学、左翼时期的文学、战争时期的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包括新中国时期的文学、文革时期的文学、新时期的文学、后新时期的文学。
3.外国文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既考虑到电大专科阶段外国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其常识性的文学史知识点;又考虑到补修课程时间短、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欧美文学常识的学习,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欧美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掌握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欧美文学包括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和中世纪欧洲文学、文艺复光和17、18世纪欧洲文学、19世纪欧美文学、20世纪欧美文学等。
(五)通识课模块(略)
(六)实践课模块(详见本专业教学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