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读条件
·专升本:需年满20周岁,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证书;
·高起专:需年满18周岁,具有普通高中、中专或师范、技校、职高毕业证书等中等学历教育毕业证书。
课程设置
教育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3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0学分。
(1)统设必修课: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英语Ⅱ(1)、英语Ⅱ(2)、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2)选修课:学位论文指南、学位外语(教管)。
2.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6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9学分。
(1)统设必修课:现代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
(2)选修课:哲学引论(省必修)。
3.专业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22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9学分。
(1)统设必修课:公共管理学、管理思想史、教育法学、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教育评价、组织行为学(教育)。
(2)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省必修)、创新教学。
毕业要求
学校按二年学习安排教学计划(专科护理学专业三年),两年半毕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并在教育部唯一指定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信信息网——(www.chsi.com.cn)学历电子注册。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可颁发学士学位。
教育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3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0学分。
(1)统设必修课: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英语Ⅱ(1)、英语Ⅱ(2)、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2)选修课:学位论文指南、学位外语(教管)。
2.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6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9学分。
(1)统设必修课:现代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
(2)选修课:哲学引论(省必修)。
3.专业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22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9学分。
(1)统设必修课:公共管理学、管理思想史、教育法学、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教育评价、组织行为学(教育)。
(2)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省必修)、创新教学。
4.专业拓展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8学分。
选修课:艺术学概论(省必修)、美学与美育、现代管理专题。
5.通识课
中央电大设置统一的通识课程平台,所有开放教育专业适用此平台的课程;
通识课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为2学分;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电大毕业证书的学生,若再次注册学习电大相关专业,原修专业已注册过的通识课程,在新修专业中不得再次注册学习(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此类课程将不能实现注册)和申请办理课程免修免考,此模块毕业最低学分通过修读本模块的其他通识课程获得。
6.本专业综合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统设必修,共8学分,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
7.补修课
补修课程是指在注册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习的学生中,部分不具备该专业专科学历或不具备学习该专业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生必须补修的课程。补修课程学分是按规定需要补修的学生必修的学分和毕业审核的必要条件。补修课程统一使用中央电大确定的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由中央电大推荐教材、提供相关教学支持服务。本专业(方向)需补修的课程是:学校管理、教育行政概论、学校管理心理,共12学分。
8.统设必修课程严格执行统一课程名称、统一课程学分标准、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选修课中的统设服务课程和自开课程,中央电大将尽可能为地方电大提供多方面的教学支持服务。
9.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计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10.相似课程不宜兼修,如兼修,只计其中一门课程的学分。
11.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开放教育各专业所有统设必修课程首次开设后均实行全年滚动开设。
(一)本科课程
1.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略,详见金融本科)
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略,详见金融本科)
3.现代教育原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以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础问题为主线,从基本原理的层面,对教育自身的有关理论作了全面的阐述。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与“教育是什么”和“什么是教育”有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践的能力,并能应用这些思想和理念指导未来的教育实践;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教育概说、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形态、教师、学生。
4.教育心理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着眼于提高学员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学习理论、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学习策略、学习的迁移、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动机、品德的形成、教学心理、教学评价、教师心理、课堂教学管理与监控等。
5.课程与教学论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员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动态与趋势,能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员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本课的主要内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问题、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研究、课程与教学评价及课程与教学改革趋势等。
本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密切结合我国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体现系统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6.教育法学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在专科层次的教育法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法的基本理论、教育法制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国教育法的体系,增强教育法律意识,具有依法治教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教育法学总论、国外教育法制简介、教育法的基本理论、教育法与道德、教育法律意识与文化、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等。
7.现代教育技术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培养现代教育观念和改革意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内容、理论基础,掌握学习过程设计与学习资源利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能独立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案的设计,初步掌握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件的设计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主要涉及教学软件、教育资料、教育资源环境等);计算机数学基础;视听媒体数学基础;组合媒体数学基础;学校教育技术管理;教学技术管理;教学设计和远程教育等。
8.教育评价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评价学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评价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研究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等。
本课程主要内容:教育评价的概念、目标、类型、原则等一般理论;教育评价方案设计、实施以及教育评价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方法与技术;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等教育评价实践中的应用。
9.公共管理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公共事物的管理为核心,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融合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一门科际整合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力求反映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信息,以提供多视角的思考空间,目的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为提高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导论;公共管理的主体及行为特征;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公共组织的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管理中的伦理。
10.管理思想史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全面讲述中外管理思想发展历史进程,客观介绍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及在管理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激励理论、领导行业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综述、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当代管理思想与实践、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管理思想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进而掌握推动管理思想发展的因素、条件和动力,认清管理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提高学生的管理理论素养,为学生研究教育管理理论和从事教育管理及其他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11.组织行为学(教育)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将组织行为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综合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的知识,从组织的层面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现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描述教育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并应用到教育管理实践中。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部分,包括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个体心理与行为部分,包括知觉与个人决策,个性与能力,价值、态度和工作满意度,激励理论及其应用,工作压力及对个人的影响;群体心理与行为部分,包括群体规范与动力,工作团队,信息沟通,人际关系;领导、组织心理与行为部分,包括领导心理与行为,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12.现代教育管理专题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变革、学校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变革、教育政策分析和若干问题探讨、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教育经费的多元筹措、教育策划与学校发展、教育视野中的公共关系、教育管理的方法论问题。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育管理知识和技能,形成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学生发现教育管理问题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计上,以依据理论来探讨实际问题为重心,采用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行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力求简洁、形象、实用。
13.哲学引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省必修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一般哲学的含义、论域和功用,中西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理解哲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哲学的思维方法,从而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能力,丰富、提高人的道德精神境界。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哲学总论;中西哲学史略;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当代哲学等。
14.艺术学概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艺术总论、艺术总类和艺术系统三部分。全面介绍了艺术特征和艺术的起源、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文化角度对16种艺术门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涉及中外古今许多著名艺术家与优秀艺术作品,内容丰富、例证翔实,融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于一炉,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以及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补修课程
1.学校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以阐明学校管理职能和实务,为我国中小学管理者提供具体的管理规范、方法和手段,提高其管理水平;以可操作的技能训练规范并强化中小学校管理者的基本功,全面而有效地提高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管理中小学校的能力。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我国广大的基层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和地方教育行政干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校管理思想,学校组织机构,学校组织制度,学校管理目标和目标管理,学校管理过程,学校管理原则和方法,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教学管理,德育管理,体育卫生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科研管理,总务管理,公共关系管理;领导调查研究,领导科学决策,学校工作计划、总结,领导听课与评课,组织与主持会议,领导沟通与协调,信息技术应用管理等。
2.教育行政概论#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行政概论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有关知识。能理解教育行政概论中所概括的对教育管理实践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能运用教育行政概论中所揭示的原理初步分析和解决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教育制度、课程行政、教育人事行政、教育财政、教育设施、教育立法与执法、教育规划、教育督导、教育评价。
3.学校管理心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学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规律分析并解决学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突出特点:边缘性和应用性。边缘性是指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是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将其理论综合运用于学校管理活动中的一门科学。应用性是指学校管理心理学以学校管理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与直接解决这一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密切相连。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个性心理与管理;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教师心理与管理;学校中的群体心理;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学生心理与管理;学校领导心理;学校组织心理。